
近日,四川組織部分司法局和鑒定機構相關人員召開司法鑒定投訴和行政復議專項工作座談會,認真分析了投訴反映的共性問題及投訴處理和行政復議存在的風險點,有針對性地完善措施,推進問題整改。
會議結合涉鑒行政復議案件,圍繞防范鑒定風險、規范投訴處理做了研析總結,對2016年以來司法鑒定投訴和行政復議案件進行了逐一剖析。近年來,四川有效投訴反映出的主要共性問題,一是鑒定程序不規范。一些鑒定機構和鑒定人不重視程序的重要性,重實體結論輕鑒定程序,證據意識不足,導致當事人投訴。二是鑒定標準使用不當。一些鑒定人以自己的經驗代替技術標準,不注意標準的更新,對標準學習不夠,理解存在偏差,導致當事人對鑒定意見不服。三是司法鑒定機構質量管理和監督缺位。內部質量控制的機制和手段不健全,難以提前發現鑒定中的問題;四是違規收費。有的鑒定機構不充分履行告知義務,在與委托方無約定的情況下,將本屬于本機構承擔的鑒定成本,向當事人重復收取,有的機構讓鑒定人自行聯系和處理鑒定收費問題,引起當事人不滿。特別是投訴處理和行政復議中的風險主要表現在處理時限超期、調查不全面、適用法律法規條款錯誤、未告知救濟途徑、延長期限不告知、標準適用有誤、回應投訴事項不全等方面。
司法鑒定工作事關全面依法治國的大局,必須綜合施策,標本兼治,規范司法鑒定執業活動,強化司法鑒定監督管理,高度負責的做細做實鑒定投訴的處理,通過投訴處理和投訴問題整改,提高執業能力和水平。一是嚴格職業準入。明確職業準入條件,提高審批門檻,加強鑒定人崗前培訓教育,嚴格評比和考核。二是規范投訴處理。吸取經驗教訓,強化業務學習,熟練掌握和運用《司法鑒定執業活動投訴處理辦法》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司法鑒定投訴處理工作的意見等工作依據。三是明確和細化責任。市州司法局、鑒定機構要履行好各自的職責,行政機關在工作中要特別注重細節和程序,在答復當事人投訴時要依規合法,內容完整,嚴謹規范;鑒定機構要發揮好第一道關口作用,在決定接受委托之前,需要嚴格審查和風險評估,對可能出現投訴風險的委托材料要認真研究,謹慎接收。四是抓好誠信執業、規范化、信息化建設。以誠信建設加強監督,以信息化建設促進執業規范化,以規范化建設保障鑒定質量。從職業道德、執業規范、專業能力等方面,加強教育培養,加強內外約束,杜絕工作程序漏洞,防止鑒定人違背職業操守,有效提升司法鑒定行業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