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國強的選擇,令很多人“不解”。
走出河南三門峽的大山溝,屈國強到湖北武漢就讀,拿下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法醫病理學碩士。
2015年畢業后,屈國強就職于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工作輕松、待遇優厚。
但半年后,1988年出生的屈國強放棄了公職、警銜,回到武漢,加入湖北崇新司法鑒定中心,成為負責人。
三層房3200平米、總投資2000萬元,湖北崇新司法鑒定中心一起步就是大手筆。
“崇新 定義司法鑒定”——湖北崇新司法鑒定中心的文化墻上的這句話,承載著屈國強們的夢想。
屈國強們的夢想,也是湖北省司法廳副廳長聶利軍的期待。
在聶利軍看來,成立于2016年1月的湖北崇新司法鑒定中心按照全省司法鑒定改革*新思路、*高標準推進建設,代表著未來司法鑒定機構的發展方向,是全省全力終結“低水平鑒定”“虛假鑒定”的一個嘗試。
“今年以來,我省司法鑒定工作以推進供給側改革為路徑,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促進規范執業、廉潔執業、陽光執業和公正執業,保證了司法鑒定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添磚加瓦。”湖北省司法廳廳長譚先振說。
放
1個多月來,魯敏翔的壓力感陡增。
6月8日,作為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司法鑒定所副所長的魯敏翔到武漢市司法局參加會議——省直在漢司法鑒定機構移交武漢市管理工作會。
2016年9月,湖北省司法廳開始謀劃省直司法鑒定機構下放市州管理,年底正式啟動。
今年5月23日,湖北省司法廳下發《關于省直司法鑒定機構及其鑒定人實行屬地管理的通知》。
10天之后,包括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司法鑒定所在內的現有省直全部76家司法鑒定機構及其鑒定人的管理事項移交屬地司法行政機關管理,其中武漢72家、襄陽2家、荊州1家、荊門1家。
“我們迅速完成了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名冊、2015年以來投訴處理、處罰臺賬及回復、處罰決定書、整改通知書等資料移交,‘湖北司法鑒定服務管理系統’中管理權限變更等全部移交工作。”湖北省司法廳司法鑒定管理處副處長高英姿介紹說。
接收原省直機構后,武漢全市的司法鑒定機構達123家、鑒定人923名,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司法鑒定管理體量*大。
如何確保下得去、接得住?
7個月的準備期內,譚先振、聶利軍等多次與相關司法局主要領導溝通協調,司法鑒定管理部門逐一與所有省直鑒定機構負責人談心談話。
為“接得住”,武漢市司法局專門調整增加兩名公務員從事司法鑒定管理工作;同時,與省司法廳一同到原省直重點機構走訪調研。
6月29日,省司法廳、武漢市司法局司法鑒定管理部門會同省司法鑒定協會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司法鑒定所走訪、調研。
在這次調研會上,魯敏翔袒露心聲:雖然背靠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這棵“大樹”,下放之后“壓力”仍增加不少,正在謀劃進一步拓展業務、提升質量,希望各方面能大力支持開展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試點工作。
“過去有‘省管所’‘市管所’之分,不利于培育統一的司法鑒定市場,也讓省級司法行政部門陷入微觀層面的管理事務。”湖北省司法鑒定協會秘書長曾廣定透露,這次下放之后,所有機構均在一個平臺競爭,有利于實現優勝劣汰、優化結構、提升質量。
與下放機構、人員配套,2016年11月,湖北省司法鑒定協會完成換屆,在全國率先實現機構、職能、資產、財務、人員、黨建和外事等方面與行政機關全面分離,司法行政機關在職和離(退)休公務員無一在協會任職、兼職。
今年1月,湖北省民政廳驗收后許可湖北省司法鑒定協會業務主管單位由湖北省司法廳變更為直接登記。
管
司法鑒定委托書、尸體解剖記錄表、現場取材確認表……
湖北崇新司法鑒定中心收發室內,一張《出差資料》清單包含10項內容。
該中心內類似表格隨處可見:司法鑒定許可證,鑒定標準、流程、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風險告知書,司法鑒定人及專家顧問簡介等。
與此同時,湖北崇新司法鑒定中心還分別設置了接待室、辦公室、實驗室、檔案室、專家顧問遠程會診中心等功能區。
機構建設管理實現規范化的同時,湖北崇新司法鑒定中心還注重人員管理的規范化。
選人用人,屈國強有個“怪癖”:選從學校剛畢業的學生或年輕人。
“司法鑒定機構的規范化管理說到底是對鑒定人的規范化管理。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把崇新的理念、標準、人才培養等融為一體,形成產、學、研一體化,推進司法鑒定事業不斷向前。”屈國強說。
作為湖北崇新司法鑒定中心首席專家顧問,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系教授、湖北省司法鑒定協會會長劉良很贊同“崇新理念”。
在劉良心里,司法鑒定機構劣幣驅逐良幣、鑒定人員良莠不齊,是當前司法鑒定領域亂象叢生的根源,通過競爭實現鑒定機構優勝劣汰,加強考核不斷提高鑒定人員水平。
在簡政放權的同時,湖北注重放管結合,不斷提高規范執業水平。
今年,湖北將對法醫臨床類別鑒定資質申請人員試行采取現場限時獨立制作鑒定文書,委托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專家評卷,探索建立司法鑒定人統一資格考試制度。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在去年《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培訓考核中,湖北對104名缺考或考核不合格人員全部注銷資質,淘汰率占法醫臨床執業鑒定人的七分之一。
“省司法鑒定協會正在會同物價部門進行鑒定收費成本測算工作,爭取建立既不漫天要價又能滿足行業發展的科學定價機制。”湖北省司法廳司法鑒定管理處處長鄭智輝表示,該省還建立了司法鑒定執業活動預警機制,將推進行業黨建,深化規范化管理。
服
嘗到甜頭,信心十足。
說起合并一年半的感受,荊州楚信盛元司法鑒定中心負責人劉子陵用了這八個字。
荊州楚信盛元司法鑒定中心由荊州楚信法醫司法鑒定所、荊州盛元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所合并而來,2016年1月26日獲批。
荊州司法鑒定機構的聯合之旅,起自2015年。2014年4月,分管司法鑒定工作不久,荊州市司法局副局長劉力參加了中國法學會組織的有關改革業務培訓,受到很大觸動和啟發。
“當時,浙江一個省才30多家司法鑒定機構,我們荊州一個市就有23家,小、散、弱。”劉力說,這成為2015年荊州探索推進司法鑒定機構合并的原動力。
荊州楚信與盛元率先“吃螃蟹”,將法醫類鑒定與交通事故鑒定融合。
合并之后,荊州楚信盛元司法鑒定中心形成法醫病理、交通事故的完整司法鑒定鏈條,成立了獨立的實驗室,成本降低,騰出更多精力專注發展專業力量、提高鑒定質量。
2016年,荊州楚信盛元司法鑒定中心的業務量與效益比合并前有大幅上升,鑒定質量明顯提高。
劉子陵他們正在謀劃購置更多專業設備,拓展業務。
有楚信盛元的試點經驗,荊州市目前正在謀劃召開推進會,加快建設區域性骨干鑒定機構。
“我們的目標是機構逐步減少,讓有能力的機構做大、做強、做精,不斷推進規范化管理、提升鑒定質量。”劉力說。
記者了解到,湖北省司法廳結合實際制定了《2016—2020年湖北省司法鑒定行業發展規劃》,提出要通過引導基礎條件好的鑒定機構做大做強,建設一批區域性骨干鑒定機構和品牌鑒定機構,達到整體提升鑒定業績、社會形象的目的。
湖北還不斷優化司法鑒定環境,拓展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門類、推廣應用“湖北司法鑒定服務管理系統”,建立司法鑒定管理人員基層聯系點、規范鑒定機構內部管理制度、統一司法鑒定機構標識等。
“我們將進一步加快推進司法鑒定改革工作,從鑒定機構、鑒定人員規范化建設方面著力,不斷提升全省司法鑒定工作水平。”譚先振表示。